吉日婚慶,錄制精靈,h3c模擬器命令
原標題:孩子和家長如何順利度過“學段銜接”的焦慮期,老師您有什么建議?| 每周一問
“每周一問”第134期
“每周一問”是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的編讀互動欄目,意在與教師和家長共同交流教育經驗、教學技巧心得,討論教育熱點話題,實現共同成長。
每期話題展示結束后,下期主題將在文末提出,歡迎積極留言討論。每期幸運微友將獲贈最新《人民教育》雜志,連續5期“打卡”留言,還有專業教育書籍相送哦!
一顆種子在長成參天大樹前要經歷許多階段,孩子們也是如此。從幼兒園到小學,從小學到初中,再從初中到高中到大學......每個階段的學習都有特點,步入新的階段也意味著將要面臨新的挑戰。面對這些未知數,很多學生和家長陷入了焦慮。其實,學段銜接沒有那么可怕,只要掌握方法,就能順利度過承前啟后的“學段銜接期”。
上周的【每周一問】中,許多老師與我們分享了應對“學段銜接”焦慮期的小妙招,提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方案,嘉賓回答也直擊問題,非常值得一讀,一起來看。
每周一問
孩子和家長如何順利度過“學段銜接”的焦慮期,老師您有什么建議?
@江蘇省昆山國際學校小學部 戚文霞:從一無所知到正確認識
開學一個月,我能明顯感覺到不少家長是有些焦慮的。對于幼小銜接,孩子和家長都需要適應。一、自理能力。進入一年級,孩子的需要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,如學會系鞋帶,能自己打飯,會整理書包和課桌等。獨立的孩子在面對新環境時,適應能力更強一些。二、規則意識。一年級和幼兒園有所不同,有課堂紀律的要求,也有每日常規的約束。孩子不能自由散漫,想做什么做什么。家長要給孩子滲透規則意識,幫助孩子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。三、陪伴學習。不少家長可能會認為一年級的學習內容很簡單,不當回事。但事實上,這些對于孩子來說并不簡單。如果家長能夠陪伴學習,一方面了解孩子的學習內容,另一方面也可以關注到孩子的問題,這樣可以有效緩解焦慮。四、放平心態。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,不管是拼音,還是寫字,都需要多練習,才會熟能生巧。家長要看到孩子的努力與進步,多陪伴,多鼓勵,降低期望,放平心態。
@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 時長慶:相信孩子,激勵前行
對于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新生家長,有三點建議:第一,相信孩子。一般在經過一個多星期后,大多數孩子就能基本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了。此時,他們最需要的是家長的支持,而最大的支持就是相信孩子。第二,多看孩子的進步點,少看孩子的缺點。孩子每天都在成長,比如,上課有意注意的時間比幼兒園階段更長了,和小伙伴相處更融洽了……我們要主動發現孩子的這些變化,并及時給予鼓勵,增強他們的信心。對于變化不大或需要繼續努力的地方,要給他們充足的時間,切莫只盯著缺點或不足。第三,要縱向比,不要橫向比。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也都有優點和不足。要引導孩子與原來的自己比,會越比越有信心。
@江蘇省常熟外國語學校? 嵇怡:未雨綢繆,及早關注
初高中銜接,需要讓孩子完成思想上的過渡,更有效更快地投入高中的學習生活。1.了解不同的學習內容和方法:高中的學習重在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,知識量增大,系統性更強,有能力的家長可以激發一下孩子對高中學習內容的興趣,譬如生活中化學的運用等。2.認識不同的生活和學習環境:校園會變大,身邊的同學老師都會變,家長要多引導孩子提升人際交往的能力,并幫助孩子進行生涯規劃準備,從思想上重視高中三年的生活。
@江蘇省常熟國際學校 蔣夢雪:一步一個腳印 走好每一步
當兒子剛步入小學一年級的那一周,因為陡增的作業量,我們每天在學習時間和睡眠時間中糾結。憑著多年教學經驗我告訴自己不能這樣惡性循環下去,在這個時間段,幫助兒子盡快適應小學生活最重要。按著事情的輕重緩急,我們暫時擱置了一些興趣班,先以校內學習內容為主,做好預習和復習工作,每天多用十幾分鐘的時間,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一步一個腳印,上好每堂課,做好每堂課的學習任務,一個月下來,逐漸適應了新階段的生活,同時也有些剩余時間做些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了!
評論列表